报告题目:计算成像技术及应用
报告人:邵晓鹏 教授
时 间:2018年12月10日(星期一) 上午9:00~11:00
地 点:研发大厦西侧报告厅

主讲人简介:
邵晓鹏,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2009年和2015年以访问学者身份分别留学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和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成像及信息处理技术。现为军委科技委技术侦察专业组专家,装备发展部觅音专业组专家,红外探测器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中科院航空光学成像与测量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中国光学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宇航学会光电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宇航空间光电子委员会委员,中国兵器光电子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激光与红外委员会副理事长,华为新媒体实验室顾问,《应用光学》、《激光与光电子技术进展》期刊编委,OSA Member, SPIE Member。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科委前沿创新和国防预研基金等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军队科技进步,航天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
主讲内容:
计算成像是为了克服传统光电成像存在的固有问题而产生的,由于受到光学系统衍射极限、光学加工工艺、光在水等介质传播时散射的限制等,尤其是受到传统光电成像理论的限制,对于去运动模糊、全景深成像、穿透云雾、突破极远弱小目标极限探测等难以成像的问题理论上存在缺陷;同时,随着光电装备的飞速发展,对光电载荷的要求越来越高,作用距离与光学系统的焦距和口径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导致光电成像系统的体积、重量、功耗和成本(SWaP, Size, Weight and Power)都制约着光学系统的发展。计算光学成像是集光学、信号处理和数学于一体的新兴交叉学科,系统地以全局观点来描述光学成像,将是计算成像技术的必然之路。报告首先从计算成像的概念讲起,提出了一个新的光电成像模型,有望颠覆传统的光学系统设计和探测器设计理念;然后,从数学的角度分析传统成像存在的固有问题,给出计算成像的解决方法;介绍散射成像、偏振成像、编码成像和广域高分辨率成像等方法,并对各种成像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
主办:图像处理技术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