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我国著名光学和材料科学专家干福熹院士应邀在长春光机所举行了“突破光学衍射极限,发展纳米光学和光子学”学术报告会。来自相关研究部室的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4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干福熹院士提出光学和光子学芯片是今后主要的器件发展方向,并重点介绍了最近的光学超分辨率方案等纳米光学和光子学技术。报告引起参会人员的很大兴趣,大家与干福熹院士就一些学术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本次报告会在长光所战略规划的关键时期举行,使相关研究人员开拓了思路,受益匪浅。


附:干福熹院士简介
干福熹教授,光学和材料科学家。1933年12月出生,浙江杭州市人。195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1959年获原苏联科学院副博士学位。1952年起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作,曾任光学材料研究部主任。干福熹教授历任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光盘联合实验室主任、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并于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复旦大学教授、先进光子学材料和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干福熹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了500余篇学术论文和10余部学术著作。《光学玻璃》科学出版社,1964年初版,1982年第二版。《Optical and Spectroscopic Properties of Glass》Springer-Velag, 1992. 《Laser Material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1994。《数字光盘和光存储材料》上海科技出版社,1993年。《数字光盘存储技术》科学出版社,1998。《信息材料》(简体字版: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Photonic Glass》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2006。 《丝绸之路上的古代玻璃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Ancient Glass Research along the Silk Road》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