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邮箱登录 留言板 English 中国科学院
新闻动态  
头条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动态
学术活动
媒体长光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题  目:光学干涉检测方法及其挑战
报告人:沈华 教授
时  间:2024-04-19 14:00
地  点:研发大厦西侧报告厅
题  目:量子点超晶格中激子传输的复合电动力学机制
报告人:香港科技大学 苑荣峰 助理教授
时  间:2024-04-12 10:00
地  点: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率先”是责任 发展要“率先”
2014-07-24 贾 平
打印 关闭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求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实施好。习总书记在中科院提出的“四个率先”,是党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对中科院提出的新要求和新希望,是中科院在新时期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 

  一、“率先”是责任 

  “率先”是我院六十五年发展历程中对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贡献的价值体现,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是几代人积累、传承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中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我院都为中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发挥着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火车头”的引领作用。 

  建院以来,我院始终以高度的政治和社会责任感,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围绕现代化建设需要开展科学研究,产生了许多开创性成果,奠定了新中国的主要学科领域的发展基础。从“两弹一星”工程,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蛟龙号载人深潜;从发出中国第一个电子邮件,到建立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从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到建成一批大科学装置等等,取得的每一个开创性成果,都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的空白,引领了我国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 

  长春光机所作为我国光学领域的第一个研究所,几代长光人一直以推动我国光学事业发展为己任,建所六十多年来,创造出了许多“中国第一”。建所初期,创业者们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短短六年时间里,相继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埚光学玻璃等一批高水平的光学成果,史称“八大件、一个汤”,一举改变了新中国光学领域一片空白的局面。1959年成功研制了我国第一台“天池牌”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六十年代初,在科研条件极其艰苦,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情况下,老一辈科学家以极大的勇气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心承接研制了我国靶场第一台大型精密跟踪测量设备(150-1电影经纬仪)的重大任务,并在1965年我国中程导弹首次飞行实验中,获得圆满成功,技术指标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大型精密靶场测量设备的先河。 

  习总书记说:“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富且落后一样要挨打”,“真正的核心科技是买不来的,所谓‘国之利器,不可示人’。”如今的“战争”,是一场科技实力的比拼;如今的“战场”,已经延伸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我们在涉及国计民生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上仍然受制于人,先进武器装备和器件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禁运。发达国家对我国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趋之若鹜,作为世界的“大工厂”,我们的环境遭到破坏,资源大量枯竭。 

  如何尽快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体现大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是尽快提升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时代的召唤,人民的重托,作为科技国家队,都注定了我们这一代科技工作者要勇担“率先”的责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矢志创新,肩负起推动我国科技事业跨越式发展的重任。 

  二、发展要“率先”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百舸争流。国家之间、行业之间、单位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日益复杂、异常激烈,不能抢占先机、事事率先,就意味着在竞争中被淘汰或死亡。 

  改革开放以来,我院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率先打开与西方国家科技合作的大门;率先设立面向全国的科学基金;知识创新工程十三年,探索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新路子,发挥了骨干引领作用和改革先行者的示范带动作用;全院率先实行所长负责制、职称评聘分开、三元工资等体制机制改革,极大激励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大量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全院呈现了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 

  长光所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面临诸多发展困难,率先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和机制改革。首先解决生存问题,面向市场找项目,以“任务带学科”的发展方式逐步积累技术和人才优势;到九十年代末,紧紧抓住了一期知识创新工程的契机,凝练学科发展方向,调整科研队伍,面向领域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集中资源开展预先研究工作,用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打开市场;二期知识创新工程以来,平均每年自筹经费约1亿元,用于前瞻部署和实验条件建设,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研讨,在各学科和技术的研究工作上做到先行一步,快速提高。正是这种超前的意识和敢于率先的行动,赢得了用户的信任和各管理部门的赞赏,获取了较多的高水平的科研项目,从而促进了自身的快速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举行的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难得的重大机遇。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率先行动”计划是院党组在新形势下,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院提出的“四个率先”要求,完成中央交给我们的战略任务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对“创新2020”目标的进一步凝练和提升,内容上的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措施上的进一步明晰和具体,政策保障上的进一步深化和充实。 

  “率先行动”计划是我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寻求跨越式发展的总动员,体现了我院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率先迈出改革步伐,敢于突破和超越自我的勇气、信心和决心,更加彰显了我院带动我国科技创新,乃至占领世界科技前沿制高点的宏伟发展蓝图。 

  三、科学持续深化改革,扎实推进“率先行动”计划 

  研究所领导班子及全体职工要以高度的政治使命感和事业责任心,落实“四个率先”的要求和我院制定的《“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以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勇气推进“率先行动”计划,从事关研究所发展的根本性、深层次问题入手,大胆实施改革举措,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多出成果,实现研究所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继续精心组织实施“一三五”规划,与“率先行动”计划接轨、同步、融合。 

  对照“率先行动”计划,研究所进一步明确定位、凝练目标、聚焦重点,精心组织实施“三个重大突破、五个重点培育方向”,以此为依据全面展开研究所的各项工作。 

  研究所定位应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具有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凸显竞争优势。发展目标不宜过宽、过大,要紧紧围绕核心竞争力拓展,稳中求进。科学研究工作最担不起浮躁,宽松、稳定是创新研究的基本生态要求。 

  “三个重点突破”应是研究所已经重点支持或已经获取重大资源,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过硬的科研队伍、充足的资源,可在近期内“率先”产生的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  

  “五个重点培育方向”应在研究所具有一定或相关的研制基础上,或国内空白的领域上,瞄准人类、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中的前沿科学和瓶颈技术问题,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可以持续形成重大产出、培养高素质的队伍、提升研究所水平的研究方向。 

  总之,研究所应将“一三五”规划与“率先行动”计划接轨、同步与融合,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资源上能力、上水平,培植原始创新成果,提高核心竞争力。避免出现盲目追求“高、大、上”的现象,片面以经费额度代替研究质量,导致科研作风浮躁,丧失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环境。 

  二是建立分类考评体系,引导个人和团队的健康发展。 

  考核评价体系应该发挥“风向标”作用,将全所的资源、文化和行动引向“四个率先”的发展要求。通过分类考评,引导科研人员充分发挥各自专长,找准自己的位置,集聚同类个体为团队,形成方向和合力,在各个领域和方向上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 

  考核评价的内容要全面、细致。既要有传承,保持研究工作的稳定,又要及时更新,反映不同时期的不同要求和导向,激励不断创新。既要突出个人的表现,挖掘所有的潜能,又要注重个人奋斗对集体发展的贡献,以获得“1+1>2”的效果。 

  考核的标准要考虑队伍整体状况,保证绝大多数人的稳定,标准要适宜;要给少数人足够的展示才能的空间,不被束缚,通过设置特殊考核标准,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三是加强以制度建设为核心的管理工作,使科研人员有精力在民主、宽松、竞争的氛围中安、钻、迷。 

  人们习惯于将制度、管理、竞争与民主、宽松这些要素对立起来,似乎制度就是约束,有了制度就不可能宽松,管理就是强加于人,民主就是没有管理,一谈竞争就没有了宽松等等,这都是因为我们没有系统、合理可行的制度和科学、有效的管理。事实上,建立在完善制度基础上的管理,能够保证行为规范、简捷、高效,并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能够将公平的竞争变为动力,在互相促进的竞争中共享进步的快乐。 

  没有原始创新的成果、没有重大产出、没有将帅型人才等都是源于科研人员没有充足、持续的时间将精力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其根本原因既有大的体制问题,又有局部运行机制的问题。首先应以“一三五”规划、“率先行动”计划为标准,解决单位内、行业内的同质化问题,突出优势和重点,避免整体效益事倍功半和资源浪费;管理上要制度建设先行,简化流程,管理部门从细节入手,切实解决科研人员的实际问题,避免出现越强化服务意识,越给科研人员添乱的情况;管理与科研岗位人员要流动起来,加强相互理解和沟通,管理人员不能只做引路人、二传手,还要能够代替科研人员与有关管理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为科研人员在对外争取资源过程中节省时间。 

    要通过制度保证科研人员在民主、宽松、竞争的氛围中安、专、迷。要大力弘扬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和创新为民的责任意识。要鼓励竞争、敢于竞争,强化在竞争中共同发展和进步的理念。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术争鸣,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所长办公会决策要切实体现民意,真正利于发展,避免仅是过程民主,走形式主义。对于青年人,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强约束,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对科研工作的浓厚兴趣,通过长时间的坚持形成安、钻、迷的习惯。 

  四是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 

  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国家投入的大量研发经费如何转化为生产力,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作为中国科学技术“火车头”,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开展协同创新,加强与政府、企业、大学和其他研究机构的合作与资源共享,起到骨干和引领带动作用,共同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和新兴产业的发展。 

  对于一个科研机构而言,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基础研究,到形成科学技术和研究成果,再到成果转化中试、形成产品,由产品创办企业,直至由企业群形成具有社会属性的产业,这是一个很长、很复杂的价值链和结构链。每个研究所在每个领域要主动地、科学地做好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节点的工作,通过社会大协作完成整个链条的构建,关键在于找准位置,做好、做精、做到位,没有必要苛求在链的长度上追求最大值。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合作是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必须选择的道路。 

  当今已不再是传统的需求牵引技术发展,更多时候是齐头并进,甚至是技术引领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成果转化的核心还是原始创新的科学技术,关键是我们能否在保护好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适时地牵引出需求,这个“适时”既包含了技术成熟度,又包含了需求成熟度的问题。因此,研究所不仅要有一支精干的专业精、作风硬的研发队伍,也需要一支精明的懂技术、善策划的拓展需求的战略规划队伍。 

  要把成果孵化的工作前移,提前引入社会资源和力量,形成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协同耦合,让投资者、需求方尽早进入技术研发过程,使管理、需求、成本控制贯穿于研发全过程。研发队伍可以尽早将成果转移出去,避免产品的研发、生产、售后服务高度重叠,甚至是混为一谈。研发体系管理和企业经营管理要相对独立,形成职责清晰的上下游关系。 

  四、小结 

  “率先”是一种责任,是历史、时代、定位所赋予的必然,是无尚光荣的担当。当然“率先”也意味着风险,然而挑战使我们更加充满激情。我们将通过锐意改革,培养出“率先”的创新精神和文化氛围。 

  发展一定要“率先”,在竞争中发展就要有超前的思维,要有敢为人先的气魄,要有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跟着别人走的最终结果一定是被淘汰或死亡。 

  “率先行动”计划是完成中央“四个率先”要求的总动员、总部署、总规划,研究所需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将各项工作逐步统筹到“率先行动”计划中,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真正解决事关研究所发展的根本性、深层次问题。 

评 论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吉ICP备06002510号 200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吉林长春 东南湖大路3888号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邮编:130033 电话:0431-85686367 传真:86-0431-85682346 电子邮件:ciomp@ciom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