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细则》的规定,2013年中国科学院选举产生了5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王立军研究员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信息技术科学部)。
王立军学习和工作经历:
1970.6-1973.8 吉林大学半导体系半导体器件专业学士
1973.8-1986.5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助教、讲师(其中1979.10-1982.2 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硕士)
1986.5-1999.8 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其中1988.5-1989.6 瑞士邮政电报电话公司访问学者)
1993.2-1995.6 美国西北大学量子器件研究中心高级访问学者
1999.8 至今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王立军研究员长期从事激光技术等领域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工作。他带领其研究团队,突破了前人旧框架,从理论上阐明了瓦级大功率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运作的可行性。提出了多增益区等新结构和设计理念,攻克了芯片制作、器件封装等系列关键技术,于2004年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瓦级连续输出单管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随后又提出了张应变宽带隙势垒背面衬底发射的新结构和设计思想,于2011年研制出92瓦脉冲单管激光器,被美国2个杂志评价为:“单管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取得92瓦输出功率记录”。提出并实现了高功率激光面阵与其衬底材料制成的微透镜面阵单片集成,使激光光束质量获得成倍改善。上述开创性工作为该领域研究奠定了基础。
在国内率先开发出长寿命边发射无铝量子阱高功率激光器,取得了多项国内同期最好成果。提出了四种半导体激光合束结构和方法,研制出千瓦级高光束质量高功率密度半导体激光系列光源,在多领域获得重要应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3项;发表SCI、EI论文26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39项;合著专著4部。2004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被评为吉林省高级专家,2010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3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