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邮箱登录 留言板 English 中国科学院
新闻动态  
头条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动态
学术活动
媒体长光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题  目:先进超声导波无损检测及融合机器人智能化感知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报告人:牛旭东博士
时  间:2025-03-07 14:00
地  点:光学楼第一会议室
题  目:长光青年学术论坛第二期
报告人:
时  间:2024-11-20 13:30
地  点:学术交流中心一会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头条新闻
嫦娥三号圆满成功 习近平观看互拍成像并祝贺慰问
2013-12-16 转自中国科学院网站
打印 关闭

     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互拍成像 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  

   习近平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两器互拍成像  

   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慰问  

   李克强等参加观看活动  

  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15日深夜传来捷报。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顺利完成互拍成像,标志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取得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专程前往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实况,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慰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一同观看。

  15日23时许,习近平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他首先听取了探月工程二期任务实施进展情况汇报,对任务已经取得的各项成果表示肯定。习近平饶有兴致地观看了嫦娥三号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1∶1模型,向负责讲解的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详细了解月球车结构设计、月面生存方法、车载相机功能等相关问题。

  此刻,远在地球38万千米之外,嫦娥三号已成功着陆在月球虹湾区域,“玉兔”号月球车安全驶离着陆器到达月面。着陆器和巡视器开始了就位探测、自动巡视勘察。

  23时35分,习近平等来到飞控大厅,通过巨型电子显示屏观看两器拍摄成像情况。刚刚通过巡视器全景相机拍摄的着陆器图像已经显示在屏幕上。

  “相机拍照、图像下传。”随着测控指挥员下达指令,着陆器开始通过地形地貌相机对巡视器成像。

  习近平聚精会神地观看显示屏上的三维演示和各项参数,聆听着扩音器里传出的各项口令。

  23时45分,经过地面数据接收和处理,飞控大厅大屏幕上显示出“玉兔”号月球车的清晰图像,一面五星红旗鲜艳夺目。

  习近平等同指挥大厅内的测控人员一起鼓掌。

  探月工程总指挥马兴瑞宣布,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全场再次响起长时间的掌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贺电说,探索浩瀚宇宙、和平利用太空,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和不渝追求。以嫦娥三号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我国探月工程将全面转入无人自动采样返回的新阶段,任务更加艰巨,挑战前所未有。希望工程全体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再接再厉,团结拼搏,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不断谱写中国航天事业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贺电全文另发)

  在喜悦热烈的气氛中,习近平等来到飞控大厅科研人员中间,同大家一一握手,致以问候。

  许其亮、范长龙、栗战书、杨晶,中央军委委员张又侠参加上述活动。

  嫦娥三号探测器于12月2日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准确入轨。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在月面成功软着陆,科学探测任务陆续展开。嫦娥三号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全面胜利,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12月15日晚,正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测工作的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进行互成像实验,“两器”顺利互拍,嫦娥三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未来几天,在进行科学探测的同时,“玉兔”号月球车还将绕陆器继续行驶,从不同角度与着陆器多次互拍。这是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上显示嫦娥三号着陆器上的相机拍摄的“玉兔”号月球车。 新华社发

  

 

  12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观看嫦娥三号着陆器、巡视器互拍成像,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慰问。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评 论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吉ICP备06002510号 200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吉林长春 东南湖大路3888号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邮编:130033 电话:0431-85686367 传真:86-0431-85682346 电子邮件:ciomp@ciom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