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凌晨,举世瞩目的嫦娥三号卫星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它携带着中国的第一艘月球车(玉兔号),将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实现中华民族的登月梦。
嫦娥三号是我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关键任务。嫦娥三号由着陆器和巡视探测器组成,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嫦娥三号探测器将突破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勘察、月面生存、深空探测通信与遥控操作、运载火箭直接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等关键技术。
嫦娥三号任务的三大科学目标,即: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球等离子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为实现这些目标,嫦娥三号搭载了八台有效载荷,其中,月基光学望远镜、极紫外相机和测月雷达都是国际上首次应用于月球探测器。
安装在着陆器上顶部的极紫外相机是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负责研制的。这是国际上首次在月球表面着陆的极紫外波段的成像仪器。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30.4纳米的光学系统、单光子技术成像探测器和跟踪功能系统。它的任务主要是“看地”——利用月球稳定、真空环境,对地球周围的等离子层进行成像探测。
地球等离子体层可以阻挡大部分太阳风落到地球表面,阻挡绝大部分高能的宇宙射线进入地球,是地球的保护屏障。它的变化对地球的空间天气影响很大。嫦娥三号月面软着陆后,离地球38万公里,能够看到地球等离子层的全貌。通过对地球周围的等离子体层产生的辐射进行全方位、长期的观测研究,获取地球等离子体层三维图像,有助于了解太阳和地球的相互关系。

12月2日01时30分,搭载着我国嫦娥三号探测器的长征三号乙改进型运载火箭按照预定程序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二号塔架点火起飞。新华社记者张宝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