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2日-17日,中国科学院“爱因斯坦讲席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电机工程系纳米结构实验室主任, Stephen Y. Chou教授将访问我所,并做题目为“Nanostructure Engineering – A Path to Discovery, Innovation and Commercialization”的学术报告。

Stephen Y. Chou教授2007获得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也是首位中国大陆出国留学生获得美国工程院院士的华裔科学家。他是国际纳米技术诸多领域的带头人、开拓者和发明者。他于198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美国斯坦福大学(1986-1989)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1991-1997)工作并获得教授职位,1998年至今工作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Stephen Y. Chou教授的早期开创性研究工作始于对纳米技术和纳米器件的研究,这些工作为纳米制造、纳米电子学、光电子学、磁电子学和材料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他开始了探索亚波长光学元件(sub-wavelength optical elements(SOEs))的研究工作,并将纳米制造技术引入磁介质数据存储介质领域。1993年,他开创了量子磁性存储盘(quantized magnetic disks(QMDs))制作技术,成为磁介质数据存储新的典范。在1995年,Stephen Y. Chou教授开始了他著名的纳米压印技术(nanoimprint lithography(NIL))研究工作,该工作获得纳米图样的方法可以在大面积区域高效低成本的制备小于10nm尺寸的光刻图样,该研究成果是纳米光学的里程碑。  

Stephen Y. Chou教授也是光刻自组装 (lithographically induced self-assembly (LISA)) 和激光直写 (laser-assisted direct imprint (LADI)) 、纳米压印及这些技术应用研究的重要发起人之一,这些研究被广泛的应用于光电磁技术、生物和材料技术领域。1999年至今,他一直致力于将纳米制造、纳米电子学、纳米光学、纳米磁学和纳米材料应用于发展创新型的生物调制器、分离器、探测器和分析器件,以在生物医学上应用于DNA、蛋白质和细胞的研究。

Stephen Y. Chou教授卓越的研究成果对工业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纳米压印技术被美国麻省理工科技周刊评为“将改变世界的十大新兴技术之一”(10 emerging technologies that will change the world (MIT Technology Review));被评选为下一代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光刻技术;并逐渐成为可以生产半导体集成电路、磁介质数据存储、显示、光学、生物纳米材料,带来数十亿产值的授权生产平台。更重要的是,工业界正大力发展亚波长光学器件和量子磁性存储盘技术,以应用到未来的集成光学和磁质数据存储领域。

  报告时间:2011年6月17日上午9:00

  地   点:研发大厦602会议室

  科研管理三处                              

  二〇一一年六月八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