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邮箱登录 留言板 English 中国科学院
新闻动态  
头条新闻
综合新闻
科研动态
学术活动
媒体长光
通知公告
学术活动
题  目:光学干涉检测方法及其挑战
报告人:沈华 教授
时  间:2024-04-19 14:00
地  点:研发大厦西侧报告厅
题  目:量子点超晶格中激子传输的复合电动力学机制
报告人:香港科技大学 苑荣峰 助理教授
时  间:2024-04-12 10:00
地  点:学术交流中心报告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媒体长光
【中国组织人事报】献身祖国科技事业是最大的荣誉
2014-07-28
打印 关闭

  

   王家骐 

  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长春光机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63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材料系,曾任长春光机所所长、所总工程师。50余年来,王家骐在空间信息获取领域和航天运载器发射前的原始方位校正技术方面,探索前沿技术,成功研制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多种光电仪器,填补了我国多项技术空白。 

  对祖国一片赤诚,对事业执着追求,对科研事业探索创新,是王家骐半个多世纪科研生涯的真实写照。50余年来,他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把献身祖国科技事业作为最大的荣誉。他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的高尚情怀,在光学研究领域有口皆碑。

  志存高远,矢志不渝强军梦 

  上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向世界宣布: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为了这个民族之梦,当时年仅30岁的王家骐毅然承担了研制核潜艇导弹W系统的重任,夜以继日地投入到工作中。

  W系统仅零件就一万多个,从模型到初样,从初样到正式样机,先后设计了5000多张图纸。在前辈科学家唐九华的指导下,他和团队开拓思路,自主创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光路系统,自动地补偿了潜艇变形对W系统精度的影响,这项设计从各方面都超过了美苏技术,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

  科研工作前期,王家骐主要从事地面设备、光学精密仪器、高精度光学仪器的研制工作,是我国动基座光电原始方位校正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他主持研制某型号光电测控设备,仅用两年的时间就研制成功两台样机,装备了我国地地导弹试验基地第一个发射井。在此基础上,他又主持了二型研制,创造性地解决了艇在系泊状态下即可进行高精度光轴基准的检测及校正等关键技术,使其各项性能指标进一步提高,被部队作为正式装备定型生产。七十年代,他主持研制了我国第一代潜地导弹瞄准仪,性能优于此后美国解密的北极星潜艇瞄准仪,为我国独立自主地发展导弹核潜艇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创了我国自行设计研制海上动基座导弹瞄准仪的历史。该系统在此后的多次水下发射试验中经受住了各种恶劣环境的考验,正式装备我国导弹核潜艇。

  1982年,首次水下潜艇发射导弹试验即将开始,在存在着很大生命危险的情况下,王家骐没有丝毫犹豫,作为中国科学院唯一的代表上艇参与技术保驾。试验终于取得圆满成功,13年的艰辛化为了幸福的泪水,王家骐为这强军梦的实现感到由衷的自豪,他发誓要为祖国的强大殚精竭虑。

  践行“安、专、迷”,在科研前沿领域奋力拼搏 

  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科技中最具挑战性的领域之一,涉及方方面面的核心技术,受到世界先进国家的技术制约和封锁。从1987年起,王家骐就致力于提高我国航天光学遥感器的研究开发水平,1994年开始主持研制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光学遥感器。这一研制工作充满酸甜苦辣,因为经验不足、资料贫乏,从论证工作开始,就具有开拓性和挑战性。为国争光的强烈事业心和无私奉献精神,促使王家骐再一次全身心投入进去。

  又是一个13年,王家骐带领他的团队,努力拼搏,全力攻关。已经60多岁的他,经常同中青年科研人员一起吃住在实验现场,没有休息日,更没有节假日,实验最紧张时,经常是彻夜未眠。

  他带领科研团队突破了高精度像移匹配技术、高精度调焦技术、焦平面技术、总体集成技术、集成测试技术、在轨测试技术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建立了研究、设计、制造、检验、试验等一系列相关技术基础,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载人航天有效载荷当中46项技术改造,其中43项都是自主研制。在王家骐的带领下,所在单位也建立起国内一流的航天光学遥感器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的综合基地。

  2003年10月,“神五”终于发射成功。当大家还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王家骐已经带领团队开始奋战“神六”了。700多天,他们终于研制出了性能更加卓越的航天遥感器。此后,“神七”、“神八”有效载荷陆续在他的团队手下诞生,载人航天飞船应用系统也走向更深更广的领域。由于王家骐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卓越贡献,2004年,他获得了曾宪梓载人航天基金突出贡献奖。

  甘为人梯,为飞天事业奉献无止境 

  在中国航天界,王家骐是个响当当的名字,很多人都说:他是践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的优秀典范。

  2008年,已经68岁的王家骐院士,被选为吉林省奥运火炬传递的首棒火炬手。他手持“祥云”,再次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展示在世人面前。同时,他也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多次到中学做科普讲座,受到中学生的热烈欢迎。2011年,他做客长春市“城市热读”讲坛,做了题为“空间科学技术及应用和空间光学”的报告,200余名听众聆听了他的精彩讲座。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积极关注民生问题,反映社情民意,针对多起儿童被拐卖事件,提出了“智能打拐”提案,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

  如今,已经74岁的王家骐院士,依然精神矍铄,每周工作六天。他正带领团队,继续致力于飞船应用系统性能更加卓越的航天有效载荷研制。他表示:“作为一名院士,现在的任务就是培养年轻人,甘为人梯。在保证承担的重大科研项目圆满完成的同时,为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组织人事报》(2014-07-21 03版:人 才 版)

http://www.zuzhirenshi.com/NewsPaperInfo.html?newsPaperID=29450&spacePage_ID=29453&infoID=9981dfe7-69e7-4e4d-aba4-8e1e51917937

评 论
附件下载
相关新闻
吉ICP备06002510号 2007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版权所有 
吉林长春 东南湖大路3888号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邮编:130033 电话:0431-85686367 传真:86-0431-85682346 电子邮件:ciomp@ciom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