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俄罗斯中国年“中国国家展”上, 作为“科技与创新”展区上唯一一家中科院技术成果转化企业,希达公司的LED显示屏占据了展区的重要位置。一块面积达18平方米的LED显示屏吸引了无数参观者的眼球,参观者们纷纷在屏幕前拍摄留影。"这块高清晰度、高均匀度的LED全彩色显示屏,运用独特的自主研发技术,代表着中国LED显示屏的先进水平,可与国际水平相媲美。" 科技部副部长尚勇这样向中俄两国的政要介绍说。

    曾经到希达公司考察过的FORMA公司总经理、从事了多年的LED显示屏销售和租赁工作的别里科夫认为,希达公司的LED显示屏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显示效果,都可以与美国的Daktronics公司、比利时的Barco公司和英国的Lighthouse公司相媲美,而且价格具有很大优势,如此物美价廉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非常强。当晚别里科夫便主动提出与希达公司签订意向性协议。其他俄罗斯客商也都表现出了进一步洽谈合作的意向。但大家不知道的是,1993年,当希达公司还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室时,就已经开始了LED显示器的初期研究。由研究室发展成为一家由长春光机所控股的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研究生培养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这离不开长春光机所这个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站的“孵化”。

    长春光机所转化科研成果的途径和手段完全市场化,最让大家称道的是他们创新的“人才+成果”转化模式。这个模式的基本概念是,一个研究部或课题组在完成一个有转化价值的课题后,整建制转入孵化器中,创办企业,直接转化成果。为了使这类企业能够顺利度过初创风险期,长春光机所自筹资金7亿元,于2000年与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创建了中科院长春光电子产业园区,成为我省发展光电子产业的重要平台,2001年,长春光机所在该园区建立了企业孵化基地,成为长春光机所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截止目前,该企业孵化基地先后将价值3700万元的10余项科技成果作为技术入股实施产业化。作为“老母鸡”的长春光机所,向这些企业提供“信息、设备、人才、立项”等方面的孵化支撑。如今,已有多家企业从孵化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依托长春光机所激光技术研发基础创办起来的长春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是较早进入市场的科技型企业,公司研制的红、绿、蓝和全彩色激光器技术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产量最多、品种最全、质量最好的全固态激光器专业生产商。依托所内“活体指纹采集技术”,由长春光机所、美国Cogent Systems公司和北京海鑫科金信息技术公司三方共建的长春方圆光电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是国内专业生产光学指纹仪的唯一厂家。2004年,方圆公司指纹仪月产量突破6000台。 近日,该公司自主研发的"PFS407-BU型红外活体指纹采集仪"进行了省级科研成果鉴定。专家组认为,该指纹仪集成了光、机、电各项先进技术,在分辨率、畸变及均匀性等关键技术指标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长春光机医疗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这一由中科院长春光机所自主研制出来的现代医疗关键设备,打破了国外的技术与市场垄断,从而使国际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了20% 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从研制到进入市场,长春光机所仅用了两年时间。2002年,唐玉国博士作为长春光机所最年轻的研究室主任,率领40人的“光谱技术研究部”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研究项目,整体进入了市场??与社会资金共同组建成立了长春光机医疗仪器有限公司;自己研发的成果自己负责转化,一改过去科研人员只埋头研究不关心市场的做法。 2006年,他们取得了销售1700台以上的好成绩。

    长春光机所所长宣明介绍说,以“人才+成果”进入市场的科研成果转化模式催生的、与社会资金共同组建成立的科技型企业,长春光机所已有12 ,企业总资产8亿元。2006年,长春光机所投资企业销售收入达到3.81亿元,企业投资回报达到1553万元。

    除采用“人才+成果”的转化模式外,长春光机所另一个主要的转让方式是把科研成果转让给有能力承接的投资者,光机所以入股的方式将科研成果作为无形资产注入企业,光机所派科研人员进行指导。光机所的转让条件是,不仅对方有经济实力,还要有转化的决心和办法。   

    有人说,科研院所搞产业是“不务正业”,研究人员只要搞好研究就行了,否则会削弱科研力量。但长春光机所的科研力量反而加强了,科研成果转化还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研究。所长宣明说,这主要是我们看准了企业有需求,那些孵化中的企业经常来光机所点名要技术;反过来又使我们的办所方向更加明确了,即以科研为龙头,面向市场需求,全力提升研究所的综合科研实力。近年他们还相继开发出“白光LED”、“STN液晶显示屏”、“ATM出钞模组样机”、“激光电视”、 “激光调阻机”、“短路环激光切割机”、“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等产品。作为长春光机所的奠基人、两院院士王大珩,在2002年长春光机所50年所庆时说,长光所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就在于它能把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应用的产品,满足了国家和社会的需求??王老一语道出了长春光机所这些年走过的一条方向正确的道路。针对国家重大需求,长春光机所突破了以离轴三反光学系统,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大口径、高精度、高次曲面光学系统元件数控加工等为代表的一批关键技术,取得了神舟飞船有效载荷、立体测绘相机、太阳紫外光谱监视器和太阳常数监视器、精密观测光电望远镜、无铝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列阵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最具代表性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有效载荷的研制成功,推动了我国航天遥感技术实现新的跨越。2006年,长春光机所对外新签科研合同额达到5.85亿元。在“研、产、学”并举的发展战略指导下,长春光机所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工程技术研究再到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完整的科研链条。
附件: